首页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
您的位置: 首页 > 经典语录 >

《沉思录》中最智慧的10句话,真正的人间清醒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18 09:40:28    

1

关于人性

《沉思录》里给人的第一个智慧,就是对人性的感悟。

书中提到,6岁的奥勒留被当时的罗马皇帝看中,成为皇位继承人。

来到宫廷,让他感触最深的,就是人性的复杂。

他发现上流社会满口仁义道德,实则缺乏仁慈。

君主看起来冠冕堂皇,背地里却充满了妒忌,伪善和口是心非。

他在《沉思录》中说:

人们相互蔑视,同时又相互阿谀奉承;他们总是希望爬得比别人高,却同时又匍匐在别人脚下。

历史更迭变化,但人性从未改变。

人都是恃强凌弱的,在强者面前会卑躬屈膝,在弱者面前则耀武扬威。

人们表面上相互扶持,但并不真心希望别人过得比自己好。

一旦触及自己的利益,人们就会撕下和善的伪装,关系从而变得紧张微妙。

查理·芒格说:“无需为人性感到意外。”

人性的丑陋,与生俱来,随处可见,没有必要过分苛责和期待。

只有看清了人性的真相,我们才不会被现实戳伤;

也只有看清它,我们才能理解它,接受它,甚至是超越它。

当你洞悉了人性,你就能在繁杂的世界里游刃有余,立于不败之地。

2

关于欲望

在古罗马,贵族以穿紫色长袍为贵。

身为皇位的接班人,奥勒留发现,把精力用于穿衣打扮,奢侈享受,只会消磨意志,沦为欲望的奴隶。

他了解到斯多葛派哲人提倡节衣缩食,以穿短袍为荣。

于是,他开始像斯多葛派哲人那样,远离感官诱惑,杜绝奢靡生活。

他脱掉长袍,不顾身份地位,终日穿着短袍。

他还放着高贵的床不睡,偏偏睡在地板上。

缺衣少穿,日复一日苦行僧般的生活,让他被上流社会看作异类,可他却视俭朴为修行,甘之如饴。

北野武曾说:“人这种东西,不管外表修饰得多么光鲜亮丽,剥掉一层皮后,就只剩下一堆欲望。”

人的欲望,像一个无底洞。

我们的双手不断地向外索取,有了还想拥有,得到了还嫌太少,怎么也填不满欲望的深渊。

奥勒留在《沉思录》中提醒我们:“不要再做被各种私欲所牵扯的傀儡。”

人活一世,所需并不多。

睡不过三尺之床,吃不过一日三餐。

过多的物质追求,只会让我们疲于应对,从而失去生活的重心。

唯有懂得克制欲望,生活低配,物质至简,我们才能腾出精力,过好自己的小日子。

3

关于死亡

奥勒留生活的那个时代,战争、瘟疫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,令奥勒留痛不欲生。

悲伤之余,他开始对死亡有了新的感悟。

他慢慢发现,不管是王侯将相,还是普通百姓,都躲不开死亡。

看清生命的本质后,他开始换一种活法,为打造古罗马的辉煌而奋斗。

他朝乾夕惕,励精图治,没过多久就政绩斐然,深受百姓拥戴。

奥勒留说:

人终有一死,所以在努力活着的时候尽量缤纷,尽量精彩,不辜负这难得的生命。

人生白驹过隙,一晃而过。

很多事还没完成,我们突然发现自己老了;很多路还没走过,一转眼又到了生命末途。

死亡,是生命的终点站,但抵达的路径,从来没有雷同。

有人蝇营狗苟,仓促一生,如同流星划过,了无痕迹。

有人却在走过的路上,铺满鲜花,绽放绚丽的色彩。

既然生命短暂,倏忽便逝,不如倍加珍惜,热气腾腾地活着。

这样即便到了人生谢幕之时,我们也不会因为浑浑噩噩地度过,而遗憾终生。

4

关于生活

书中提到,在战火纷乱的几十年里,奥勒留始终有着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。

繁忙紧张的政务之余,奥勒留喜欢写日记,研究哲学。

在当时,这些事被人嘲笑为不务正业,奥勒留却享受其中。

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,人生如一场航海行动,像一个奴隶那样一刻不停地摇桨,反而容易偏离方向。

生活中,为了碎银几两,我们如机器般超负荷的运转,必然导致自己提前崩溃报废。

梁实秋说:“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亲暇,去享受人的生活。”

生而为人,努力工作的意义,无非是让自己更好地活着。

但很多人都把顺序搞反了。

很多人想着等拥有了一切,再来享受生活。

可到了最后,不仅忙得忘了自己,甚至忘记了活着的真正目的。

所以无论多忙,都要学会忙里偷闲。

为自己专门开设一片空间,读书写作,外出旅行,享受生活的乐趣。

用七分的热情工作,留三分的闲暇给自己,这才是善待自己的最好方式。

5

关于当下

斯多葛学派主要观点认为,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。

面对生命的消长,事物的变迁,奥勒留也在书里发出这样的感叹:“每个人只能活在当下,所能失去的也只有当下。”

昨日不可溯,未来不可追。

但在我们的周围,很多人一直没有从过去走出来。

留恋一段无缘的感情,怀念一个远去的亲人,悔恨一件阴差阳错的事。

他们活在过去的阴影里,不敢走进现实,更不敢重新开始。

他们错过了过往,又失去现在的生活,大半辈子都活在遗憾里。

杨绛先生说:“生活不在别处,当下即是全部。”

在生活的时间轴上,困在过去的阴影里,就看不到前方的光明。

真正的智者,从不会把自己困在回忆里,而是专注于当下。

做好眼前每一件事,善待身边每一个人。

认真过好每一个今天,你才能触摸更好的未来。

6

关于痛苦

从奥勒留12岁时起,他就立志成为一个哲学家。

他对哲学充满了渴望,对政务却感到身心俱疲。

一边是热爱的理想,一边是不得不承担的职责,奥勒留进退两难,十分痛苦。

渐渐地,他在反思中意识到,既然改变不了现实,不如改变自己的认知。

他说:

人的灵魂是被思绪所渲染的。只要一个地方能让人生活,人就能生活得很好。如果他必须活在皇宫里,那么他也一定可以在皇宫里生活得很好。

他开始接纳皇帝这个角色,在努力工作之余,不忘经营自己的梦想,最终找到了人生的契合点,成为“哲学家皇帝”。

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,很多时候,让你烦恼的,其实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你附加在这件事上的认知。

你的思维认知改变,情绪才会改变,命运也就会跟着改变。

他的说法,也和心理学中“情绪ABC理论”不谋而合。

A是事件,B是对待事物的看法和信念,而C则是情绪造成的后果。

当认知B出现了偏差,就会导致行为的偏颇,情绪的失控。

樊登也曾说过:“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,一定是你的思维认知出现了问题。”

好的心念,让我们积极思考;而坏的想法,往往是负能量的起源。

只有纠正错误的认知,凡事往好处想,才能引爆内心的正能量,带我们走出生活的困境。

痛苦无助的时候,不妨换个思维方式。

很多时候,坏的结果,恰恰是好的开始。

7

关于得失

奥勒留师从的斯多葛派哲人认为,人们不快乐,很大程度是因为对名利迷恋,从而产生焦虑。

奥勒留也提出,要保持得失坦然的态度:“接受财富或成功的时候,不要傲慢,而且要做好它们即将随时离你而去的准备。”

财富和地位是很多人的奋斗目标,但如果将其视为圭臬,我们则容易陷入物欲横流中,沦为欲望的奴隶。

唯有看淡它们,我们才能够从患得患失中跳脱出来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

正如《菜根谭》中所说的那样:“以我转物者,得固不喜,失亦不忧,大地尽属逍遥。”

财富也好,名利也罢,都是生命的加持和馈赠。

我们越是紧抓着不放,它越容易成为捆绑我们的绳索,囚禁的牢笼。

不如把它们当作一个过程,拥有时及时享受,失去时当作从未拥有。

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

以平常心接受和放弃,我们就会少一些纠结,多一份洒脱。

8

关于挫折

公元161年,40岁的奥勒留刚刚当上皇帝,就开始了辛苦的执政之路。

战火四起,他信任的手下伺机夺权,挫折压力如暴风雨般席卷而来。

困惑的奥勒留漫步在海边,他突然看到,一块巨石任凭潮水不断冲击,依然屹立不动,最后,耗尽了所有力气的波涛只好作罢,悄然退却。

这一幕让奥勒留深受启发,他告诉自己,面对命运的滔天巨浪,只有咬牙坚持下去,苦难终将不请自退。

于是他不再逃避,而是直面迎向命运抛来的种种难题。

就这样,他一点点苦熬,一点点化解,最终力挽狂澜,巩固了古罗马的统治。

生活处处充满了角逐和较量,如果问题一出现就打退堂鼓,所有的努力都会前功尽弃。

只有遇强则强,越挫越勇,才能在与苦难的博弈中享受逆风翻盘的激情,体悟生命的真正意义。

正如诗中所言:

千磨万击还坚韧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

命运给予的打击,容不得讨价还价,我们必须全盘接受。

只有打起百倍的精神,咬牙熬过苦难的长夜,你才能迎来命运的拐点。

9

关于焦虑

在《沉思录》中,我们在奥勒留的只言片语间,能深刻感悟到这些文字背后的情绪。

当时的古罗马帝国,已经开始走下坡路。

外敌入侵,内部动乱,种种社会问题让他焦虑不安。

他在书中劝慰自己:“不,应该这样说,我好幸运,虽然遭遇这样的事,我并未受伤,既未被现状所粉碎,对将来亦无恐惧。”

面对乱局,奥勒留克制胡思乱想,恢复理性。

他冷静思考,设定计划,四处征战,最终扭转了时局。

国学大师曾仕强说过:“焦虑是自己选择的。选择焦虑,就越来越焦虑,选择害怕,则越来越害怕。”

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,每个人都被不同程度的焦虑裹挟。

生存压力,职场比拼,考学找工作的困难……每一个都像压在心头上的石头,让我们神经紧绷,寝食难安。

对于焦虑,奥勒留认为,很多时候,让我们不安的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希望和恐惧。

终日的忧思焦虑,并不能解决问题,反而是摧毁我们的大敌。

当你不再恐惧,也不再胡思乱想,你才能撇开表象,看清形势。

也只有放平心态,我们才能直击问题的核心,轻松破局。

10

关于灵魂

《沉思录》中提到,当时许多斯多葛派哲人,为了追求精神的宁静,远离尘嚣,潜心修行。

但奥勒留告诫自己,退隐乡村未必能逃离是非,隐居皇宫也可以修行自己。

不要太渴望外界条件的变化,内心的平和比什么都重要。

境由心生,境随心转。

外在的一切,不过是一个人内心的投射。

心若止水,外在的任何喧嚣都不会在心湖激起波澜。

所以,真正的智者不是远离车马喧嚣,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。

真正的强者不是远离苦难现实,而是修得内心的禅定。

《淮南子》有言:心治则百节皆安,心扰则百节皆乱。

一切力量都源于内心世界的稳定有序。

一个人只改变外部环境,并不能获取真正的安宁。

只有转而内求,打造稳定强大的内核,我们才能获得任何外物都无法给予的平和。

作家费迪曼曾说:“《沉思录》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。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,直接去帮人们过更加美好的生活。”

打开《沉思录》,仿佛来到古罗马战场,聆听这位哲人皇帝娓娓道来。

奥勒留的话语,如春风化雨,日光明照,给我们力量和警醒。

你要学会沉思,不但要洞察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,而且要保持对这一变化规律的关注,从哲学的高度来修行自己。

人这一生,是不断修行,不断精进的过程。

挫折困惑本是人生常态,但如果不反思不总结,当我们再次遇到相似的问题,还会栽同样的跟头。

只有像奥勒留那样,时时反省,常常沉思。

在困境中寻找机会,在挫折中增进智慧。

我们才能不断地破局成长,遇见更优秀的自己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