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赋予了鲤鱼很多喜庆吉祥的寓意:年年有余、富贵有余、鲤鱼跃龙门……在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,传统的节庆喜宴上,鲤鱼更是必不可少的。就连北方的沿海城市,以前市场里很少有经营淡水鱼的,间或有一两家,基本都是以鲤鱼为主。

前两年美国“亚洲鲤鱼”泛滥,就有调侃喊话说,中国人应该帮忙去吃掉一些。调侃终究是调侃,且不说美国鲤鱼适不适合食用,就在中国人自己的餐桌上,鲤鱼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低。
三文鱼、鳕鱼、鲽鱼、鲈鱼、草鱼……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,吃鲤鱼,大概只剩下仪式感了。
01
鲤鱼小档案
鲤鱼,中文别名鲤拐子、鲤子。鲤科中粗强的褐色鱼。原产亚洲,后引进欧洲、北美以及其他地区,杂食性。鳞大,上腭两侧各有二须,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、湖泊、河流中。

鲤鱼经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,如红鲤、团鲤、草鲤、锦鲤、火鲤、芙蓉鲤、荷包鲤等。
“春鳊秋鲤夏三黎”说的就是四季河鲜。秋鲤就是指鲤鱼。鲤鱼在我国可谓驰名已久,神话故事里面善良的鲤鱼仙子,传说里面孝子卧冰求鲤,都离不开鲤鱼的踪影。
02
产地分布
鲤鱼多栖息于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,以食底栖动物为主。其适应性强,耐寒、耐碱、耐缺氧。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,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,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,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、分布最广、养殖历史最悠久、产量最高者之一。

03
营养价值
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,而且质量也很高,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%,并含有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、矿物质、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人体所需元素。

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,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胆固醇,可以防治动脉硬化、冠心病,因此,多吃鱼可以健康长寿。
04
功效作用
鲤鱼煮食,可治咳逆上气、黄疸、口渴,通利小便。消除下肢水肿及胎气不安。作鲋,有温补作用,去冷气、胸闷腹胀、上腹积聚不适等症。烧研成末,能发汗,治咳嗽气喘,催乳汁和消肿。用米饮调服,治大人小儿的严重腹泻。用童便浸煨,可治反胃及恶风入腹。
鲤鱼味甘、性平,入脾、肾、肺经。有补脾健胃、利水消肿、通乳、清热解毒、止嗽下气;对各种水肿、浮肿、腹胀、少尿、黄疸、乳汁不通皆有益。

宜:鲤鱼对孕妇胎动不安、妊娠性消肿有很好的食疗效果。中医学认为,鲤鱼各部位均可入药。鲤鱼皮可治疗鱼梗;鲤鱼血可治疗口眼歪斜;鲤鱼汤可治疗小儿身疮;用鲤鱼治疗怀孕妇女的浮肿,胎动不安有特别疗效。
忌:根据民间经验,鲤鱼为发物,鲤鱼两侧各有一条如同细线的筋,剖洗时应抽出去掉。恶性肿瘤,淋巴结核,红斑狼疮,支气管哮喘,小儿痄腮,血栓闭塞性脉管炎,痈疖疔疮,荨麻疹,皮肤湿疹等疾病患者均忌。

05
鲤鱼的做法
鲤鱼的品种繁多,但是均肥嫩鲜美,肉味纯正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列之为上品,南北朝·陶弘景说:鲤鱼为诸鱼之长,为食品上味。汉时有“就我求珍肴,全盘烩鲤鱼”的赞美诗句。鲤鱼的做法很多,著名的有红烧鲤鱼、鲤鱼汤、清蒸鲤鱼等,因为鲤鱼细刺比较多,食用的时候需要多加小心。
糖醋鲤鱼
食材:鲤鱼、淀粉、面粉

做法:
1、鲤鱼一条,葱姜蒜及调料
2、鲤鱼收拾干净后,沥干水,在鱼身两面个2.5厘米各斜切一刀
3、用胡椒粉、生抽和少许盐略腌。
4、将生抽、糖、醋、料酒、番茄酱、清水调成糖醋汁待用。
5、淀粉、面粉调成糊、均匀抹在腌好的鱼上。
6、油烧至七成热,提起鱼尾,先将鱼头入油稍炸。
7、再舀油淋在鱼身上,待面糊凝固时再把鱼慢慢放入油锅内。
8、待鱼炸至金黄色,捞出控油放入盘中待用。
9、炒锅内留少许油,放入葱花、姜末、蒜末爆香,再倒入调好的汁。
10、加少许湿淀粉收浓起锅浇在鱼身上即可。
清炖鲤鱼汤
食材:鲤鱼、葱姜蒜、香菜、盐、醋、酱油、料酒、食用油

做法:
1、将鱼刮鳞,去内脏,挖腮,用冷水洗净。用精盐浸渍5-10分钟待用。
2、炒锅里添油,上火加热,油烧热后,用葱花炝锅,然后加入适量水(水量以漫过鱼身即可),将鱼放入锅内。
3、放入料酒、葱、姜、蒜、醋、香菜,大火烧开。
4、开锅后,小火慢炖30分钟左右即可。如果想使汤更有营养,可在炖鱼的时候,加上香菇和几颗红枣。
葱油鲤鱼
食材:鲤鱼、盐、料酒、葱、姜、酱油

做法:
1、鲜鲤鱼刮去鳞,去掉鳃和内脏,用清水洗净;
2、洗净的鲤鱼以1厘米刀距打上柳叶花刀,深至刺骨;
3、将鲤鱼焯水,控净水分,放鱼池盘内,撒上精盐、味精、料酒略腌,再散放入葱姜丝;
4、将鱼放笼屉内蒸至嫩熟,取出滗净汤汁,撒上香菜梗;
5、炒勺加香油,入葱段煸炸,待葱段焦黄时捞出不用,随即放入胡椒粉搅勺,再倒入酱油一烹,均匀地浇在鱼身上即成。